厌学是青春期正在面临巨大学业压力的孩子们遇到比较多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指学习欲望低下,没有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无心学习。众所周知,厌学的不良后果有很多,它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会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的坏习惯。孩子可能会用荒废掉的时间来接触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及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厌学的主要表现有经常旷课逃学、一到上课就没精神,不愿意做家庭作业、有时会还会故意破坏课堂环境、顶撞老师等。
案例1:小丁,男,初二年级学生,对学习无兴趣,上课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思想开小差,或者大声乱插嘴,小动作不断,经常忘带书本和作业,提醒、批评、警告等均收效甚微。由于老师经常批评该同学,其他同学极少与他交往,而且普遍讨厌他,仅有个别其他班学生与之为友。常伴有自暴自弃的心态:“我就是读不好书了,我就这样了。”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想发火,有时逃学去打电脑游戏。
案例2:王**,男,高一,对于学习没有自觉性,老师家长均反映该学生在成人监督下可以基本完成各项学习工作,一旦脱离成人的视线范围便学习拖沓、没有目标,家长为此感到着急,故前来咨询。
小丁的情况就是厌学情绪的一种表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可能会有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
家庭原因:
①父母对孩子学习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可以放弃休息时间甚至是事业,造成孩子学习压力大。
②父母常常盯着孩子学习,导致孩子缺乏自觉性,难以独立领悟学习的过程,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
③家长对孩子学习目的的定位不当。单单把学习定义为与他人进行攀比的依据和取得一个成功未来的基础,功利性过强,而孩子其实对于学习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将学习看作苦差事。
④家庭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家庭中缺乏图书、报纸等,虽然当今信息传播的途径很发达,却不能享受便捷的文化信息;家庭中缺乏精密语言的运用,无法提高家庭成员认知能力的发展;家庭成员中受教育程度不高,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无法为孩子提供解决的办法等;由于家庭成员认知工具的不足,难于提供正确的学习导向。
⑤家庭不能给予子女适当的评估与反馈。父母不能提供适当的典范以利模仿,又不能给予适当的反馈作为镜子。因此,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于是面对有能力做的事却无信心,裹足不前;面临自己做不到的,却盲目贸然从事,而易受挫折。因此,孩子所获成就感太少,学习欲望自然低落。

孩子自身原因:
①缺乏成就动机。也许由于过去太多的失败,以致失去自信心,未曾尝试解决问题,就先期待失败,因而放弃学习;或者由于遭到成人的批评,例如,“我爸妈也说我笨,不是学习的料,学什么都学不好”,缺乏大人的精神鼓励、感情的支持和知识的启发,孩子的努力未能获得成人的认同与注意,很自然就会失去勤奋的动力。
②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对于自己的情绪,任由其自由爆发,不能专心念书,缺乏协调及合作的态度,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因此,有的孩子虽然他们具有良好的智力,但却无法稳定的努力学习。
③孩子不正确的自我观念。不正确的自我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不正确的看法或者信念,是影响行为与学习变现的主要因素,它影响孩子看待自己是有能力学习者还是无能力学习者,并决定自己所学的内容。有较高自我观念的学生视其成功为自己高能力的产物,且在成功之后,也较能给予自己较积极的自我支持。因此,一个可以自我激励上进的要素是:具有视自己为有能力的学习者的自我观念。
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学校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只以“分数”论成败,学生每天加班加点,负担沉重,学习竞争的压力很少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低落,学习欲望降低;此外,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机械、呆板、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欲望低落,进而形成厌学现象。
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①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②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③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④给予孩子成功的机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就加以赞许,使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而后从不断的努力中,提高他的自我评价,建立自信心。另外,成绩评定后重在自我比较,只要有进步,就应给予精神的鼓励。
⑤多鼓励,少惩罚。家长尽量以鼓励代替批评,多鼓励,少惩罚,以赞许代替责骂,以协助代替讽刺,即使孩子犯错,也应温和说明,使他知道只要改正错误,仍被家长接纳。
总之,
心理咨询师认为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