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青少年社会经验的增加,青少年的生理发展日趋成熟,心理发展也日趋成熟。要知道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在青春期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想青少年能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做好正确的思想引导,就要抓住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那么当代青少年都有哪些普遍的心理特征呢?
一、缺乏理想信念,学习目标不明确
现在教育,考试的味道太浓了,学校和家长都抱着急于求成的态度。要让孩子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小学毕业考一个好初中,初中毕业考一个好高中,高中毕业考一个好大学。对于孩子来说,很少告诉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对社会会有多大贡献。把这些都当作是空话,结果孩子关注的都是近期目标,普遍缺乏理想信念,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升学。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越有理想,信念就越坚定,动机就越持久,发展得也就越好。
二、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都很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既是成绩一直不好的孩子,他们也希望能考得好一点。因为,考试好了就会得到肯定和奖励。但由于现代社会有很多诱惑,很容易让孩子分心。一般说来,孩子抵抗诱惑的能力又不够,稍稍遇到挫折或不能理解,就会有消极悲观的情绪。
三、独立意识强,不爱被束缚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了很大的照顾和管理。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使孩子感到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孩子在父母身上有太多的不自由,太多的心理压力,因此,他们很想和父母分开,过自由的生活。在学校也一样,一旦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理解,就会采取对抗态度来对待父母的教育和老师的教育。

四、心理早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网络、报纸、电视、各种媒体充斥着五彩缤纷、五彩缤纷的信息,直接暴露在儿童面前。因为儿童接受的信息量大,导致他们的心理早熟,有些事情,过去只有成人知道,他们早知道。对于这类信息,儿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自控能力不足,容易误入歧途。
五、受挫承受能力差
因为独生子女多,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由大人包办的,他们很少经历生活和心理的磨练。造成儿童受挫能力不足,不能吃苦耐劳。离了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够。
六、喜欢交友,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激素类食物的增加,现在的孩子身体比上一代人早1~2年,心理早熟,使得他们的性意识也超过了自己的年龄特点。爱交友,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密。这样的表现并没有得到社会、父母、老师的认可,自己也无法正确应对。它们的内在冲突增加了,情绪也变得复杂。
七、攀比心理强,没有正确的财富观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家庭富裕,拜金主义盛行。儿童也同样处在这种价值观环境中,他们必然会相互攀比,从父母那里索取更多的零用钱。但孩子没有理财经验,花钱无规划,往往入不敷出。财政的混乱,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